首页  >  机构概况  >  委内直属机构  >  新闻中心  >  中心发布 > 正文
从“国之光荣”到“国家名片”,创下新中国多个“第一”
自主创新奏响“核电强国”时代强音

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9-07-31

中国第一块铀矿石、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第一座出口核电站、第一座自主三代核电机组……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核电为代表的中国核工业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正成为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也是共和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重要基石。

7月22日至2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与共和国共成长 新媒体走进新国企”之“核铸强国梦”系列活动,走进中核集团、国家电投。一周的时间里,近20家主流媒体记者与数位网络大V从北京出发,南下福建福清、东赴浙江海盐和上海临港,重温中国核电走过的辉煌历程。

开业之石——铺就核工业奋斗基石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简称“核地研院”)内,珍藏着一块神秘的石头。灰黄相间泛着金属光泽,只有成年人一对拳头大小,却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

图为1954年在新中国土地上发现的第一块铀矿石,采集于广西花山。(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张晓哲摄)

这块1954年在广西花山发现的矿石,是中国第一块铀矿石,表明我国地下很可能埋藏有丰富的铀矿资源,而天然铀是制造原子弹、发展核工业的基础。1955年1月15日,铀矿石标本被带到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展示、汇报,也正是此次会议作出了我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1959年3月18日,响应国家发展原子能的号召,核地研院前身北京第三研究所应运而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新中国成立之初,核工业人艰苦创业、白手起家,“天当房地当床”,铀矿地质科研工作者足迹踏遍祖国大地。在“开业之石”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核地质工作者攻坚克难、求实创新,不断攻克理论难题,突破多项找矿技术,把铀矿化线索扩大为铀矿床,为“两弹一艇”的诞生和核能和平利用提供了铀资源保障。

图为“与共和国共成长 新媒体走进新国企”之“核铸强国梦”采访团一行聆听讲解。(中核集团 供图)

进入改革探索拓展时期,核地研院从科研型向科研与多种经营并举转变,促使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研发产品百花齐放,主业领域不断拓展,现已发展成为全国铀矿地质科技中心和全国唯一的核地质科技支撑引领单位。

核地研院党委书记谭德峰表示,目前,核地研院形成了由地质、地球化学、铀矿床学、地球物理、遥感技术等“天空地深”核地质科技体系,是我国构建完整核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之光荣——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

钱江入湾,潮声入梦。秦山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东临杭州湾,宛如中国核电正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中国核电梦从这里启航,中国核工业在这里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图为2019年7月24日拍摄的秦山核电30万千瓦核电机组主控室盘台。该盘台于1990年12月投用,2018年3月29日停用。(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张晓哲摄)

秦山核电站从1985年浇注第一罐混凝土开始,1991年12月并网发电,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被誉为“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在我国核电发展和核能和平利用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图为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基地第一台机组首次并网,实现了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加拿大、瑞典之后第7个能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行核电站的国家。 (秦山核电 供图)

时针拨回1970年2月8日,上海市传达周恩来总理“从长远看,要解决上海和华东用电问题,要靠原子能发电”的指示精神,由此“728”工程——秦山核电站迈步走来。承担总体设计任务的728设计院,即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简称“上海核工院”)正式成立。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我国逐步实现了核电“从3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自主发展的历史跨越,中国“核电梦”一步步实现。

国家电投上海核工院老一辈设计大师蔡剑平、夏祖讽、缪鸿兴、吕荣樑等,是“国之光荣”的亲历者和铸就者,向媒体记者们生动讲述了“摸着石头过河”独立自主研发设计秦山核电站的艰辛历程。从技术路线、堆型方案确定过程中的曲折反复,到工程建设中的排除万难,秦山30万机组凝聚了老一辈核电人的智慧和心血。

图为秦山核电基地全景。(秦山核电 供图)

图为位于浙江海盐县秦山街道的文溪坞,距离秦山核电基地仅7公里,历史悠久、风景秀美。不仅再次验证了核电的安全性,更以提供就业、上缴利税、发展旅游等成为企地共荣的典范。(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张晓哲摄)

如今,秦山核电基地共有9台运行机组,总装机容量660.4万千瓦,是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截至2019年6月底累计发电5600亿千瓦时,累计减排二氧化碳5.4亿吨,相当于植树造林350个西湖景区面积。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85岁高龄的秦山核电原副总设计师缪鸿兴告诉记者,自己的初心就是响应国家要求,于是“像一根钉子钉在那里默默地干”。离开工作岗位后,缪鸿兴依然热心核电事业,不断发挥余热,“我愿把一生献给核电事业。” 缪鸿兴说。

图为85岁高龄的秦山核电原副总设计师缪鸿兴接受采访。(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张晓哲摄)

自主创新——挺起中国核电的脊梁

7月23日,福建福清。“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建设现场,施工紧张有序,一片热火朝天。

图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建设现场。(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张晓哲摄)

历经49年深厚积淀,中国核电从秦山30万机组出发,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基础上,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向建设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三代核电技术不断成熟,国内新建核电开启了“加速度”。据国家能源局7月25日消息,最新核准开工的福建漳州一期、广东太平顶一期共4台机组均采用“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将成为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华龙一号”技术融合后的首堆工程。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机型,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合作研发设计,拥有双层安全壳,可抵御大飞机撞击。据中核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潘建明介绍,“华龙一号”在计算分析软件、反应堆堆芯设计、燃料技术、能动和非能动安全技术等方面全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技术创新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中核集团在建的海内外4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工程建设各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完成,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其中,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工程2号、3号机组正处于安装高峰,部分系统进入调试阶段。“‘华龙一号’体现了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能动和非能动技术的结合。”中核集团福清核电党委副书记朱鸿伟告诉记者。

图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建设现场。(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张晓哲摄)

在上海核工院院长、国和一号(CAP1400)总设计师郑明光看来,能动和非能动的技术路线不是非此即彼,只是选择不同。

“基于我国60年的核工业体系,基于非能动安全理念与AP1000技术引进,特别是国家重大专项的开发,国和一号是大型先进压水堆重大专项科研成果的重大集成。”郑明光说。

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压水堆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国家电投作为压水堆重大专项责任主体,充分发挥上海核工院技术牵头作用,联合产学研近400家单位、2万名技术人员开展了历时整整10年的科研攻关,完成了以“国和一号”(CAP1400)为代表的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型号开发。从燃料、堆内构件到汽轮发电机,从安全壳底板到爆破阀,“国和一号”在自主创新中步步为营,不断突破,推动中国核电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实现从二代向三代的跨越。

随着一个又一个自主型号品牌的诞生,核电已成为响当当的“国家名片”,成功“走出去”进入国际市场,有力地支持了“一带一路”建设,为高质量、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大国重器——中国制造破解“卡脖子”

核电科技馆“中国核电大事记”的照片墙上,出现了中国一重、中国二重、上海电气等众多国有企业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核电不仅成为工业现代化水平跨越式发展的标志,也拉动了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和核电工程建设能力的大幅提升。

图为位于浙江海盐的核电科技馆“建设者之歌”部分一隅。(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张晓哲摄)

“秦山核电基地的设计建设带动了我国核电设备制造整体水平提升,逐步形成了上海、哈尔滨、四川等三大核电装备产业基地。”中核集团秦山核电董事长、党委书记吴岗说。

为破解核电设计、燃料等原材料和关键设备自主化等产业配套薄弱环节,摆脱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多家参与企业特别是核电装备制造业企业开展了科研攻关。

郑明光对此感受深切。“像大锻件制造技术,2008年左右成品率低、制造难度很大。”在中国一重等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双方开展技术商谈、共同破解制造难题,最终使核电机组部件同时实现了设计功能和制造能力的最大化,某些技术参数甚至高于引进的二代核电机组。

“以先进理念牵引技术提升,以先进型号牵引产业发展。”郑明光说。

在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的核岛主设备加工车间,“国和一号”的蒸汽发生器正在进行生产工序。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金工车间主任单杰介绍,在蒸汽发生器直径6米多的管板组件上要打20050个孔,“工艺非常复杂,体现了核心制造能力。”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党委书记何延庆表示,依托重大专项,核电装备制造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大提升了中国核电品牌的影响力。

图为燃料组件模型。在秦山核电站建设中,老一辈燃料人研制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A300燃料组件。目前“国和一号”自主化燃料定型组件研制取得了关键成果,突破了国外战略封锁和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张晓哲摄)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成果显著,形成了具有竞争氛围的、支撑三代核电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国和一号”设备国产化率可达85%以上,剩下的部分可国际公开采购。核电设备制造体系的形成,也极大支持了如“华龙一号”、先进小堆与海洋核动力平台等核电型号的开发。

核电梦,强国梦。历经近70载披荆斩棘、奋勇开拓,中国核电事业与共和国共成长,荣膺“两弹一星”“国之光荣”“四个一切”精神,以担当、坚守、创新、奉献奏响我国从“核大国”走向“核强国”的时代强音,在建设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继续昂首阔步、逐梦前行。(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张晓哲)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