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国企改革工作实现“四新”突破
宁夏银川国企改革工作实现“四新”突破
文章来源:宁夏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2-12-02
2022年以来,银川市国资委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重点任务,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目前,银川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资产总额1270.77亿元,同比增长13.20%;净资产659.51亿元,同比增长14.11%,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0.3%;实现净利润同比减亏5.86%,资产负债率48.1%,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银川市61项改革任务已完成59项,完成率96.72%,重点改革工作实现“四新”突破。
着力加快重组整合,绘就发展“新蓝图”。银川市国资委高效率、高质量推进整合重组工作,用4个月时间构建“2+7+2+N”国资运营体系。市级全资控股企业压缩至110家,其中一级公司9家、二级公司51家、三级公司50家,分别压减80%、60%和40%以上。预计“十四五”末,市国资委监管资产规模将突破1800亿元、向2000亿元逐步迈进,打造AA+及以上信用评级企业6家、其中至少1家达到AAA级,培育或控制上市公司1-2家,真正使国企成为银川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着力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发展“新体系”。银川市国资委不断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为推动改革走深走实构建起坚实的红色“引擎”。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制定印发《关于全市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改革顶层设计,确保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充分有效发挥。二是公司治理更加规范,制定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投资管理办法、参股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指导市属国有企业和重要子企业按照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分级细化明确“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三是权责义务更加明确,制定了国有企业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办法及外部董事选聘、考核评价办法,以“负面清单”明确董事会行使的15项法定职权不予授权,对董事会授权决策事项,做到总揽不包揽、协调不替代、到位不越位。
着力优化结构布局,积蓄发展“新动力”。银川市国资委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强化国有经济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促进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按照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城市建设运营、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现代服务、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自治区九个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公共基础性产业集中,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2022年共审核备案投资项目39个,总投资约48亿元。全面实施投资15.6亿元的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项目、投资10亿元的再生水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用发展的手段提升企业效益、解决遗留问题。
着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银川市国资委牢牢牵住三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深化市场化改革,有效激发企业内生活力。一是与发展质效挂钩,打破“铁营盘”。深入开展“总部机关化”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清晰总部定位,解决职能错位、越位,机构臃肿、人员众多的问题,从紧从严核定人员编制,各集团公司管理部门设置不超过6个,总部工作人员不超过20人,压减率分别为25%和46%。二是与业绩能力挂钩,打破“铁交椅”。推行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其中,4个总经理岗位面向全国公开选聘职业经理人,5个副总经理岗位在全市国资系统公开竞聘,拿出72个中层管理岗位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对38名国企干部职工进行交流轮岗,推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形成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三是与价值创造挂钩,打破“大锅饭”。推动全员绩效管理,修订出台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等5个考核制度办法,加大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与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的挂钩力度,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责任编辑: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