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地方扫描 > 正文
广西:尹建国在全区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广西国资委  发布时间:2007-12-11

在全区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尹建国
(2007年12月11日)


  同志们:
    
  今年9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山东济南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国资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围绕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国务院国资委“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全面研究部署了全国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明确提出了“力争到2010年使全国国资委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从纵向相比能够有一个大幅度的跨越和提升,从横向相比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的要求。为传达、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自治区国资委经过认真研究和充分准备,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区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07〕182号)的要求,全面总结自治区、市国资委组建以来信息化工作情况以及监管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这次会议还将通过组织经验交流、技术研讨和解决方案介绍等方式,为全区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与各IT公司搭建经验交流和技术研讨平台,进一步推动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下面,我代表自治区国资委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全区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目前自治区、市已经初步建立起“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国资监管体系。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到位,为全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从2004年开始用三年左右时间要建立起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基本框架;国有企业改革到2010年要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的要求。实现上述目标,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把推进信息化提高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强化信息化在加快推进全区国资国企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广泛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新国资监管方式和企业发展方式,努力促进全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新跨越。

  (一)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是先进生产力。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化不仅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产业革命,同时带来了一场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要求。实现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也是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通过实施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区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切实把信息化工作作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依靠信息技术推动全区国资国企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跨跃式发展。

  (二)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化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迫切需要
    
  在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依法依规管理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近年来,全区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在实现依法、科学、民主监管国有资产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初步实现了监管制度的改革创新。但全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要真正实现“三结合、三统一”,还需要继续付出很大的努力,尤其是要在加强监管制度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抓好监管方式的创新,不断提高监管的能力和效率。推进监管手段的信息化,是当前加快监管方式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实现国资监管信息化将使国资监管机构管资产、管人、管事的行为流程化、程序化,增加客观因素,减少主观因素,打造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的工作机制,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有利于增进监管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全区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必须紧紧依靠信息化,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国资监管信息系统,为依法、科学、民主监管国有资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三)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化是促进企业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必然选择

  目前,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信息化实际上形成了一条新的竞争起跑线,使得信息化水平较低的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截至2006年底,全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已达3006.34亿元。今年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34.6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471.13亿元,利润总额101.34亿元,利税总额217.88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04%、44.37%、47.13%和52.75%。这充分说明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全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支柱地位。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全区国有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坚持走集约型、节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依靠信息技术带动国有企业在高起点上实现跨跃式发展,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全区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能力的关键,作为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创新实力,加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出国有经济在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和做强做大地方优势及支柱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充分肯定全区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自治区、市国资委成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关要求,坚持把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提高国资监管水平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切实抓好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经过三年多时间的不断努力,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一)全区国资监管机构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在网络建设方面,自治区国资委初步建成业务内网和外网,并以VPN(虚拟专用网)方式实现了与14个市国资委和首批监管企业的互联互通。二是在网站建设方面,自治区国资委建设了门户网站和电子邮箱系统,实现了网上政务信息公开、网上信息获取、网上信息交互、网上企业宣传,并在近年不断改版增加功能,完善政务公开。三是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方面,自治区国资委建成了内部FTP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机关资产管理系统以及全区国资监管系统非涉密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实现了国资委内部人员之间电子文档的网络化交换,对电子档案和机关各类设备资产的计算机化管理,以及自治区国资委与各市国资委及各监管企业之间非涉密电子公文的网络化传递。今年8月,自治区国资委正式启用了协同办公(OA)系统,实现了日常业务、事物、协作等信息在各部门、群组、个人之间的及时高效、有序可控、全程共享的沟通处理。同时,正在加快建设国资监管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快报、决算为基础,数据分析控制为核心,效绩考核、产权管理为目的,以监管企业为管理中心,同时兼顾国资委其他业务的管理体系,在整个系统中扩充业务数据预测、智能分析等功能,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四是在规划及规章制度建设方面,自治区国资委组织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为广西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制定了《自治区国资委门户网站信息采集及管理办法》、《自治区国资委信息化装备管理办法》和《自治区国资委计算机及网络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信息化相关工作制度和安全保密管理规定,提高了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在自治区国资委的指导和推动下,近年来各市国资委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展开,大多数市国资委装备了信息化设备,实现了公文处理电子化,并应用了国有资本金统计和产权管理系统;南宁、柳州、河池、玉林等部分市国资委相继开发建设了一批信息网络、信息网站、网上办公和业务管理系统,为有效履行出资人职责、加强国资监管、推进国企改革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全区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为加快全区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自治区国资委认真制定出台了《广西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要求监管企业在企业管理、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等各环节,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广度和深度上开发利用企业信息资源,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目前,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普遍设立了相对独立的专职信息化管理部门,大多数建成了局域网和企业门户网站,在日常办公、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仓库管理以及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工作中,广泛采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OA)、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MIS)、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集团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以及其他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促进了管理流程优化和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在2004—2006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11月正式启动了投资4000万元的“数字化柳工创新工程”,采用集成创新的思路,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软件系统,学习国际标杆的先进实践,通过管理创新全面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固化到软件系统中,使企业管理平台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与广州中山大学软件研究所合作,开发了广西新华书店集团ERP系统,具备了在广西区内广泛地采集和反馈统一标准数据的能力,形成了集团的信息中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国资委对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自治区国资委的角度,认真总结全区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加强领导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是观念和理念革新工程,需要得到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的认同与主动参与。从组建开始,自治区国资委领导班子就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体制,统一指挥、协调全委的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和协调,推进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支撑系统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建设,以及信息安全等工作。自治区国资委还通过不定期召开信息化重大项目协调会等方式,加强与监管企业、市国资委以及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信息化工作的整体合力,保证了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

  第二,坚持应用为主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国资监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国资监管业务中应用的过程,满足应用的功能需求是系统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在应用系统建设中,自治区国资委始终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需求驱动、业务主导。紧密结合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注重应用,讲求实效,认真规划和建设相应的业务应用系统。二是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兼顾监管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及配套的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实用先行、由简至难、循序渐进”的策略分步推进具体系统的建设,确保整体效能,防止重复建设。三是坚持协同共建、资源共享。从全局出发,优化信息资源配置,重视共享信息的规划与建设,实现网络互通、系统互联和信息共享,提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整体效率和透明度。四是坚持先进开放、安全保密。尽可能地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构建开放的系统架构,同时加强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的技术措施和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安全。

  第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为提高信息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自治区国资委研究制定了《门户网站信息采集及管理办法》、《信息化装备管理办法》、《计算机及网络使用管理办法》,《机房专用空调及电源使用管理规定》、《硬件维修管理规定》、《数据备份与恢复程序及系统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从认真做好需求分析着手,坚持同业务工作结合,加强协调规划设计工作,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科学规划设计信息系统,推动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人才是信息化工作的关键。国资委是新组建单位,人员结构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专门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更加严重不足。针对信息化建设人才不足的问题,自治区国资委在2005—2006年专门引进了一名“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成员,挂任主任助理,具体主持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专门聘请了计算机专业人员,组建了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并在各处室、各监管企业选拔了一批政治思想好、知识层次高、责任心较强的同志分别担任计算机应用专职人员,配齐配强信息网络工作人员。采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与各IT公司搭建信息技术交流平台组织技术研讨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全委机关工作人员和各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有关人员的培训。同时,充分利用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发应用系统的机会,让本委的相关人员逐步、积极地介入,积累开发经验,保证各类信息系统得以顺利地建设、正常地运行、有效地使用和良好地维护。

  第五,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物资基础。国资委是新组建单位,而且广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方财政年度给予的专项预算有限。为解决信息化建设经费问题,自治区国资委在国务院国资委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给予的软硬件、技术、人才资源支持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分别向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科技厅立项等方式多渠道尽量筹集信息化建设经费,另一方面通过节省其他预算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逐年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力度。同时,充分利用政府采购的多样化操作模式,在采购环节尽量保证“物美价廉”,并与一些IT企业结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维护服务方面节省开支。截止今年上半年,自治区国资委共投入了237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基础硬件购置、网络建设、软件系统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市国资委和监管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存在明显薄弱环节;二是缺乏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部分单位没有信息化建设规划或电子政务建设计划,信息的有效性和共享性程度低;三是信息化应用水平偏低,多数市国资委普遍面临信息化人才不足、缺乏有效信息化投入机制的突出问题,信息化基础薄弱,不能满足监管业务管理的要求;不少企业信息化还处于局部应用阶段,不能把信息化建设与自主创新、降耗增效、流程再造、管理变革等工作系统紧密结合起来,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各环节的优化提升作用还不够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全区国资系统信息化工作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增强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解决。

  三、进一步明确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在今年9月19日召开的全国国资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了国资监管信息化发展的“十一五”目标是:基本建成覆盖中央、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国资委及所监管企业的国资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各级国资委普遍建立起业务内网和外网;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初步建立;基础性信息数据库、信息资源目标体系与交换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各级国资委门户网站全部开通,并成为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可在线处理的业务项目基本实现网上办理。同时,国务院国资委强调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要从分散建设向现有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二是要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三是要从重建设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四是要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有关要求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部署,近段时间以来,自治区国资委组织专门力量,对2006年制定的《自治区国资委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国资委办公自动化及国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进行了重新研究,形成了供这次会议研究讨论的《自治区国资委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国有资产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及国资监管数据中心项目建议书》,希望同志们认真讨论,充分发表意见。我们将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组织修改完善,以确保全区国资信息系统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围绕建设全区统一的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平台以及提高全区国资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我们初步考虑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加快建立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支撑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采取“急用先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续改进、分阶段实施”的策略,推动具体项目的建设,逐步构筑起信息化支撑体系。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支撑体系由“3网、2平台、1库、1站、8办公、6业务、1决策”组成,其中,3网即建设一个外网(业务网)和两个涉密网(内网);2平台即建设数据交换平台和数字认证平台;1库即国资监管信息资源库;1站即国资监管门户网站;8办公即建设含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IP视频会议、公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等8个与办公自动化相关的应用系统;6业务即建设企业改革与发展、企业资产管理、企业资产监督、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和党群纪检监察工作管理等6个方面的相关业务系统;1决策即建设领导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建设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支撑体系,加快实现自治区、市国资委上下之间,自治区国资委与监管企业之间相互联接和统一的全区国资监管网络平台,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推进互联互通。

  (二)抓紧制定和完善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与政策法规体系。在推动应用系统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和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工作,逐步规范应用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应用系统的潜能,确保应用系统的使用效能。在标准规范建设方面,根据国家标准,结合国资监管工作实际,建立统一的国资监管信息化总体标准、网络建设标准、信息数据标准、业务系统接口规范、应用规范和管理标准,进一步规范信息化建设。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方面,要制定国资监管系统数字证书(数字印章、数字签名等)管理和使用办法、国资监管系统网络和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和使用条例、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发布条例、国资监管系统信息保密条例等办法和条例,特别是要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加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确保系统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三)改进和完善全区国资监管对外门户网站。未开通对外网站的市国资委和监管企业要尽快开通,已开通的要努力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全国国资监管对外门户网站体系。自治区、市国资委和监管企业要按照“及时、准确、丰富、活跃”的要求,建立网站内容保障机制,落实信息上网责任。完善网站管理制度,增强网站服务功能,增强网站权威性和影响力。加大信息发布力度,提升信息质量,提高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工作透明度和效能,自觉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自治区、市国资委要结合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有关要求,大力开发应用网上办事系统,公布办事流程,实行审批业务网上受理、审批进程在线查询和反馈,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积极推进网上互动交流,开展在线访谈和网上调查,提供网上咨询、便民问答、监督投诉、领导信箱等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

  (四)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快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全区国资监管系统的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不断探索改进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的实现方式。要积极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对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工作进行总体框架设计,加强规划任务分解、促进规划目标实现,使监管业务需求与信息化实现得到科学匹配。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中的目标管理、质量检测和绩效评估管理,建立良性的项目外包机制,适时利用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国资监管信息化评估工作,形成反馈机制,促进全区国资系统信息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五)切实加强对监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 信息化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今后,自治区、市国资委要进一步抓好《广西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桂国资发〔2006〕45号)的贯彻落实,推动企业加快提高信息化水平。各监管企业要加快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强化科学管理和集中控制,提高决策与执行效率,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大力推进主营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坚持与国际国内同行先进企业对标,进一步提高主营业务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支撑主业做强做大。要加快产品研制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快建立集成、并行、虚拟、协同的产品研发网络,改善科研生产管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生产控制智能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生产控制,提高管理控制一体化和综合自动化水平,努力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以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为重点,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资源,建设以产业链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市场竞争的能力。要继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深化办公自动化应用,提高协同办公水平。

  四、切实加强对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针对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任务,全区各级国资委和监管企业要深刻认识实现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立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信息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全区各级国资委和监管企业要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到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和重大项目的协调推进。要坚持把信息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负责抓落实。要落实信息化工作机构、职责和人员编制,保证机构和人员稳定,优化人员专业结构。有条件的企业要探索设立由企业领导成员担任的总信息师(CIO)岗位,强化信息化建设的专业领导和指导。

  (二)加强规划预算,确保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全区各级国资委要紧密结合加强国资监管工作的需要,在认真抓紧编制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多渠道筹集信息化建设资金,落实好年度建设计划和项目资金。在保证必要投入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完善财政性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提高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条件的地方可把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列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各监管企业要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既要保证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的资金投入,也要加强投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条件成熟的企业可以将信息化建设资金列为专项,实行专款专用,避免分散投资,保证重点建设经费,严格控制信息化建设成本。要研究制定具体简便、合理可行的信息化建设进度、质量、效果等考核指标,促进信息化建设责任与权利紧密结合,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激励约束机制。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应用水平。全区各级国资委要紧紧围绕加强国资监管的现实需要,制订信息化培训计划,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培训,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提高国资监管机构信息化应用水平。要积极面向监管企业负责人,分期分批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通过采取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进行培训,帮助监管企业负责人更准确地把握全球范围信息技术前沿应用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企业变革可能造成的深刻影响,正确把握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素质,提高领导企业应用信息化手段做强做大的本领。各监管企业要加强全员信息技术技能培训,针对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有组织地开展信息化培训,着力提高全员信息化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同时,要大力倡导共享、协同、透明、高效、升级的信息文化,强化企业员工的信息化意识。

  (四)加强工作交流和研讨合作,推广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全区各级国资委要定期组织开展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交流研讨活动,及时通报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深入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部署落实好信息化建设任务。要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化建设经验。要积极探索在IT企业与监管企业之间建立信息沟通渠道的有效方式,及时帮助监管企业学习、引进最新的信息化理念和产品,促进监管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要适时组织对信息化建设的检查评估,评选监管企业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为做好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志们,加强全区国资系统信息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共同将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深化全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