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0专题  >  央企社会责任数据库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华社:中国国家电网“光明乡村”项目为菲律宾偏远山区带来光明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9-06-10

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菲律宾猎人迪奥内斯托·埃斯特万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与自己所居住的村庄,今年竟因为中国援助的太阳能发电站而发生巨变。

埃斯特万居住在菲律宾北部三描礼示省圣马塞利诺市偏远山区的巴利瓦特村,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没有供电,没有自来水,也没有通信网络。直至今年6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驻菲律宾办事处在当地建成的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开始试运行,村里的人们才终于不再依靠“星星点灯”。

村长艾尔西·伊斯塔万告诉记者,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里人一直过着近乎原始的生活,人们夜间照明全靠手电筒。今年年初,国网驻菲律宾办事处与菲方相关单位签署合作备忘录,启动“光明乡村”扶贫通电项目,在巴利瓦特村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为当地带来光明。

经过4个多月的建设,这一项目将于6月底正式投入运行。在本月初开始的试运行阶段,村民已经可以使用电灯、电扇与电视。

国网驻菲律宾办事处副主任刘明告诉记者,这一项目采取太阳能微电网集中供电,铺设在村中两个地势平坦处的200多块太阳能电池板共占地1000余平方米,发电容量76千瓦,电池储能容量390千瓦时。“电站正式投入使用后,基本可以满足村里1000多名居民、包括两所学校108名学生的日常需求。”他说。

菲律宾中小学6月开始新学年。坐在明亮凉爽的教室中,巴利瓦特小学的孩子们十分兴奋。“现在有了电灯、电风扇,孩子们终于不用浑身湿漉漉地趴在书桌上费力读书了。”教师埃拉妮·卡瓦加斯说。

在所有村民中,发生在埃斯特万身上的变化尤为明显。作为有4个孩子的一家之主,此前家中收入大部分来自他进山打猎的收获。“光明乡村”项目启动后,埃斯特万成为一名负责记录数据和清洁电池板的工人,收入较以前丰厚、稳定。

“中国人给我们带来了电力,也带来了机会,教会了我们技术。”埃斯特万说。

在项目投入运行并交接给当地电力单位后,国网驻菲律宾办事处还将提供为期两年的免费运营维护以及长期质保和技术支持服务,并将培训一批熟练工,以保证在电站就业的村民不会有返贫的顾虑。

本月6日至7日,国网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村庄维护设备。适逢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他们带来了中国的粽子。孩子们纷纷凑上来,细嗅粽叶与糯米的淡淡香气。

“学生们一边吃粽子,一边听中国朋友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希望这些孩子未来可以多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文。”卡瓦加斯笑着说。

“‘光明乡村’项目给当地居民带来光明,我们希望通过这样长期支持与互动的方式,持续助力菲律宾的发展。”刘明说,“光明乡村”项目是中国国企在菲律宾发起并完成的首个民生援助项目,希望这一项目成为可复制的模板项目今后推向菲律宾各地,加深两国人民友谊。(记者 郑昕 夏鹏)

【责任编辑:宋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